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秋分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太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
一候:雷始收声
雷,二月阳中发声。在古人的眼中,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而秋分时节的阴气开始旺盛,所以此时连雷都不发声了。
二候:蛰虫坯户
当天气越来越冷时,一些小虫开始活动减少,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抵御寒潮入侵。
三候:水始涸
秋分之后雨水量减少,加上天气干燥,水气还蒸发快,此时江海、湖泊的水量会明显变少,有的沼泽及水洼处甚至处于干涸的状态。
秋分养生好时节
在秋分这个节气里,做好孩子的养生保健也是非常关键,对于减少孩子秋季常见病的发生,并且为冬季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饮食调养—滋阴润燥健脾胃
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不仅使气温变化剧烈,而且使气温速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所以,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温润为主的食物,即可帮助孩子抵御阵阵秋凉,又能缓解燥气。
食物的选择上,可以适当吃些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也可以适当给孩子吃,比如白萝卜、胡萝卜、藕、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等,都是应季饮食的好选择。
起居调护—收阴舒阳静神志
秋分之后,睡眠时间应逐渐调整至早睡早起的状态,即晚上九点之前入睡,早上六、七点起床。秋燥的表现如果明显的话,也说明孩子的体质较弱,对自然节气变化的调节能力不足。所以,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适应气候变化。在孩子的情志调养上,要注意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以多听一些轻柔的音乐,让孩子多参加安神定志的课外活动。
健康保健——保暖防腹泻等疾病秋季天气开始逐渐转凉,空气中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给轮状病毒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孩子容易通过呼吸道传播、粪口传播、以及平常接触到的水、衣物、玩具等方式感染到病毒。轮状病毒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还会出现肠鸣、腹胀等情况。
由于其多发于秋冬季节,所以这类型的腹泻也称为秋季腹泻。家长要注意孩子卫生、预防脱水、饮食清淡、居家隔离,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家中保持通风,注意做好孩子腹部保暖。
小儿推拿——增强体质保健康
小儿推拿疗法是以推、按、揉、捏等方法对穴位产生一定物理刺激,从而使患儿达到防病治病的疗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摩腹和捏脊,促进胃肠蠕动、调理肠道、健脾和胃、理气消食、滋阴润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缓解秋燥给孩子带来的身体不适感。
本期福利
福利:送小儿节气推拿各3人次、体质辨识各3人次、健脾贴各3人次。
领取方式:转发集赞50个,上述项目任选其一免费体验1人次,先到先得。(妇幼健康科普)
中医儿科
中医儿科成立于2018年,以“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国药精粹”为宗旨,根据中医传统“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应用四诊辨证,望诊为主,注重小儿面色、舌诊、指纹及腹诊等辨证方法;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中医育儿理念,以“经方内调加绿色外治”特色模式,根据小儿体质类型采用中医经典处方/时方内调、并多种中医保健技术外治综合起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促进小儿健康,达到中医保健“治未病”的目的。并以经方内调综合外治的特色中医药方法治疗小儿常见病及多发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以及小儿泄泻、便秘、腹痛、腹胀、呕吐、积滞、疳积等,“扶正祛邪”“治病求本”,促进小儿健康。
地址:门诊2楼C区中医儿科
电话:0518-85819893
文化心语: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