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季节交替
很多过敏体质的孩子
喷嚏打不停,鼻子堵起,痒痒还搓鼻
阿嚏阿嚏,原来是鼻鼽来了...
什么是鼻鼽呢?
中医认为鼻鼽(qiú)属反复发作性疾病,临床以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喷嚏为四大主症。患儿往往出现以上2种或以上症状,每天持续或累计达一小时以上。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哮喘、腺样体肥大及睡眠障碍等并发症。
中医认为该病与体质密切相关。其病因在于内因外因两方面,内因责之于先天禀赋有异,肺、脾、肾三脏虚损,外因责之于风、寒、异气之邪侵犯鼻窍。
相当于西医学的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等。
中医治疗鼻鼽有哪些办法呢?
(一)中药内服和中成药选择
小儿鼻鼽的治疗多从肺入手,兼顾脾、肾,急则治标,缓则补虚固本,坚持较长期的治疗,采取分期论治:急性期根据寒、热、虚、实辨证论治,给予温肺散寒,清宣肺气,通利鼻窍的方药;缓解期根据不同脏腑虚损选用温肺、健脾、补肾等不同治法。需通过医生望闻问切,选择对证方药。
日常选用中成药很方便,该如何挑选呢?
提醒:需经中医师诊察后指导用药,切勿自行滥用。
(二)外治疗法
中医外治疗法具有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易于接受。
揿针疗法
又称皮内针,其原理基本同于普通针刺,有针刺深度较浅、留针时间较长等优势,易于被小儿接受,治疗鼻炎常选印堂、鼻通、迎香等穴位,局部取穴,效精力专。
拔罐疗法
可调动气血,宣通肺系,迫邪外出,治疗常选用大椎、肺俞穴等。必要时可配合走罐、刮痧、刺络拔罐等手法。
中药熏鼻
选用白芷,石菖蒲,薄荷,川芎等芳香挥发性药物,通过熏蒸的热疗作用,有助于改善鼻腔血液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从而缓解鼻腔充血、鼻塞、流清涕、鼻痒等症状。
中药足浴
肺与足底相通,对于鼻炎缓解期可用热水泡脚辅助缓解症状,选用温通补气的中药加强效果。中药足浴方选用黄芪、白术、黄芩、防风、薄荷、辛夷、细辛等,急性发作期则需在此基础上有所加减。大火煮沸10分钟后泡脚,水量须超过孩子脚踝,每日泡15-20min。
小儿推拿
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各50次、揉擦迎香穴、鼻通穴、大椎穴、肺俞穴各1分钟。此推拿保健操可长期做,每日1-2次。
鼻鼽患儿日常养护
1、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源,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干爽,勤晒被褥;
2、清淡饮食为主,忌辛辣刺激食物及诱发过敏的食物,多食绿叶蔬菜;
3、坚持锻炼身体,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避免受凉。
中医儿科
连妇幼中医儿科以“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国药精粹”为宗旨,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以特色中医药方法治疗小儿常见病及多发病,调养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生长发育迟缓等小儿慢性病以及中医传统康复。并倡导“辨体养子”理念,以“经方内调+外治”特色模式,调理小儿偏颇体质,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业务范围: 便秘,腹泻,厌食、功能性腹痛、腹胀、积滞、呕吐、生长发育缓慢、口疮、疳积;感冒、咳嗽、哮喘,肺炎、鼻炎、腺样体肥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小儿遗尿、性早熟、湿疹、黄疸、婴儿夜啼、青少年近视、弱视、斜颈等以及神经心理性疾病如脑瘫、脑发育不良、运动障碍、多动、抽动、自闭等以及小儿的体质调养、儿童中医保健。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小儿推拿、穴位贴敷、药浴、中药熏蒸、耳穴、针灸、火罐、中医理疗等。
门诊位置:2楼C区2诊室,1楼B区14诊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