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健康科普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婴幼儿多见,常表现为反复剧烈咳嗽,可持续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病程长是人们对百日咳最普遍的认知,典型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咳嗽出现突然且剧烈。
01百日咳有何症状
卡他期
典型的百日咳需经历卡他期、痉咳期、恢复期3个病程。初起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有轻微的咳嗽、鼻炎等,约2周时间,称为卡他期。
痉咳期
进入痉咳期,患儿将会咳嗽加剧、连续咳嗽不止、头颈部静脉充血,面红耳赤或上唇紫绀和流鼻涕。随后咳嗽停止,大量粘液或脓痰由气管排除,伴有呕吐,此时由于肺内缺氧,不得不吸一口长气而发出特殊高调的鸡鸣样吼声,如此发作,每日数次,多至十次,一般为4-6周,为痉咳期。痉咳期一般不发热,如果出现高热,可能有继发感染。最常见的合并症为肺炎,是百日咳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恢复期
进入恢复期,咳嗽次数明显减少,至咳吐消失,逐渐恢复正常。但有百日咳疫苗接种史的儿童和成人,症状一般不典型。正因为发病轻,症状不典型,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得了百日咳,加上疏于防范,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潜在的传染源,最终导致婴儿患百日咳的风险增加。
02百日咳相关疑问
01
传播途径
百日咳的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染。
从发病年龄来看,百日咳以婴幼儿多见,5岁以下儿童的易感率最高。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3月龄以下、还没到接种百日咳疫苗年龄的小婴儿来说,百日咳的危害较大。此年龄段可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窒息或紫绀,不一定有典型的咳嗽表现,易被漏诊或误诊。小月龄婴儿患百日咳易合并肺炎、脑病、肺动脉高压,甚至致死。百日咳曾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02
防治方法
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力的武器。已有研究表明,覆盖婴儿、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免疫接种是预防百日咳的重要策略。我国目前的免疫接种程序规定,基础免疫分别在3、4、5月龄接种疫苗,18-24月龄加强免疫。
《中国百日咳行动计划专家共识》提出:调整百日咳疫苗免疫策略是保护婴幼儿和全人群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和成人开展含百日咳成分疫苗加强免疫是预防百日咳的重要补充;探索高风险人群选择性免疫接种,以进一步保护易感人群。
03
百日咳疾病现状
我国2011年至2017年百日咳报告病例以<1岁婴儿为主,占64.33%。有研究显示,婴幼儿接种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保护效力从接种后的100%逐渐衰减,而到4-5岁时保护效力下降至50%左右。
在疫苗大规模接种时期,儿童因普遍接种疫苗而受到保护,百日咳发病率降低并一直处于低流行状态,导致儿童体内抗体随时间逐渐衰减,此后发生的百日咳病例多为抗体已衰减至无保护作用的青少年、成人及尚未达到疫苗基础免疫接种时间的婴儿。
温馨提示:
年长儿或成人感染百日咳后的症状并不典型,增加了临床识别的难度,需要依靠病原学检测的帮助才能明确诊断。
《中国百日咳行动计划专家共识》建议:
1、加强百日咳监测工作,积极开展主动监测。
2、完善百日咳临床诊断标准,提升百日咳防治水平。
3、加强百日咳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发和评价,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
4、加快含百日咳成分新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引进。
5、完善中国百日咳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策略。
6、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防控的主动性。
END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文化心语:青春有梦转乾坤,昂首笑傲与天齐。— —高延松
|